一个中文硕士妈妈告诉你海外学中文“全攻略”….

儿子二年级来加,出国前,所有过来人都告诉我,对于8岁的儿子来说,最需要担心的是一天天淡忘的中文基础,因为没有中文环境。
而我自信满满——对于从小与中文有着密切关系,甚至赖中文为生的我来说,有着深深的“中文情结”。我不可能让他丢掉这项血液中带来的生存“利器”。
因为他有中文基础,我为他制定了特殊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,从美文阅读开始,一起分析文章,解读写作手法,总结中心含义,通过造句、组词、写话、作文等多种方式,因材施教,因地制宜的开展中文培训。
两年来,他自主阅读了大量中文名著,中文写作水平毫不逊色于国内同龄孩子。其间,周围的朋友和邻居陆续把孩子送来,让我一起“熏陶”一下。教授时间久了我发现,海外华裔学习中文的前提是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,唯此,才能实现根源的传承。
自古“天才出少年之——“话风清奇”惹人醉
其实很多华人父母并不想让孩子丢掉中文。但是因为缺乏语言环境,孩子没兴趣,即使上了语言班,也是“吃大锅饭”混日子,学了数年,成效甚微,而家长也只好顺其自然,听之任之。
所以,好多华裔孩子的话风是这样的:
场景一:
9岁的孩子走过来,对其老爸说,“爸爸,我都好久没玩你了,过来玩一个你吧!”
老爸内心一万点崩溃:“老子老胳膊老腿被你玩坏怎么办?”
之后,强作镇定的说:“孩子,应该说,你过来跟我玩一会儿吧!”
场景二:
孩子放学回来说:“妈妈,我们班某某骂我!”
问:“他什么时候骂你?”
答:“后天”……
妈妈一脸无奈:“儿啊,那妈妈帮不了你了……”
场景三:
孩子问妈妈:“这位 ‘旧’叔叔是谁?”
“旧”叔叔回答:“孩儿啊,我是你大爷……”
妈妈:“儿啊,老的不一定就是“旧”的,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~”
场景四:
一次上课给孩子们讲了《守株待兔》的故事,说:后来农夫再也不劳作了,每天守在树边等着兔子撞死,家里的庄稼都死掉了。之后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,复述的绘声绘色,内容如下:农夫再也不工作了,后来,他的“家人”(庄稼?)全死掉了....
很多家长非常重视识字量,甚至错误的认为,所谓学习中文,就是认识汉字。这也就成为了很多培训机构四处标榜的理由和噱头——我可以教孩子一天认识几百个汉字!
我们承认,汉字非常重要,它是学习中文的载体和工具。但是,作为一个近20年的从事中文工作者,我始终觉得,识字,是途径,而不是最终目标。
中文的博大精深绝不是简单的学习汉字能够领略到的。就如同,建筑大楼离不开砖块,但,我们会震撼于一栋宏伟建筑的拔地而起,却不会对着一卡车红砖有任何感觉。
中文的学习,应当在掌握汉字的基础上,更多的汲取中华诗歌、历史、传统、文化背景的深奥和美妙,这才是在“学习中文”。在茫茫网海中,我最终选中了由中国国家汉语办编写的朗朗中文。 学完6册课程可达到 YCT4水平,具备"听说读打写"五方面能力。当然,我选中这套教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出身名门,更是因为这些特点:
一, 听说训练

以听说训练为核心,通过单元主题,模拟现实生活情景展开对话,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。全六册设38个单元主题,76组情景对话。中心词和中心句的学习皆融入对话中。

二,识字和阅读

以识字和阅读为根本,注重中文学习的有效性,强调字、词、句的有机结合。文字高频复现,强化学生对中文的理解和运用。

三, 拼音和教辅工具

以拼音为辅助工具,帮助学生识字。全六册的对话、课文、生字都标注了拼音。第四册安排了一个单元集中学习拼音,为学生自学和今后继续学习汉语打下基础。

学中文,就好像爬山。
选教材,就如同是选择上山的路。
不同的中文教材,走不同的学习路径,难易程度不同,学习时间不同,途中所需的家长支持不同。
但更要看到,不同的中文教材,设计的最终学习目标,可能也是不同的。
就好比,中文这座大山,由群峰组成,不同的学习路径,最终通向不同的顶峰。
通过前文的分析,我们知道,对于典型的华裔家庭,《朗朗中文》是最为合适的一个选择

 

返回博客